首页 - 学术擂台 - 正文

人文学院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 国家级项目立项与结项创佳绩

作者:人文学院    新闻来源:人文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07

2023年度的国家级社科项目评审结果近期陆续揭晓,人文学院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后期资助项目2项。其中苏卢健博士的《明清浙江佛寺志整理与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立项,李秀华教授的《老子无为思想演变史》和孙建强博士的《敦煌汉语景教文献的真伪和断代研究》获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立项。国家级项目立项数连续三年保持在3项以上。

苏卢健博士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明清浙江佛寺志整理与研究》通过走访各地图书馆、寺院、博物馆等处,收集佛寺志及稀见佛寺资料,对有清一代浙江佛寺志的存佚数量、编纂群体、纂修方式、文本内容、刊刻流传、史料价值进行了全面且系统的研究,希冀厘清佛寺志发展的脉络,拓展区域佛教史的研究,揭橥佛寺志作为“活的文献”的社会性、历史性。

苏卢健出生于1986年10月,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人文学院历史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历史文献学(方志学)、明清佛教史。已在《图书馆杂志》《历史教学》《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等期刊发表论文8篇。


李秀华教授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老子无为思想演变史》脱胎于其博士后出站报告《先唐老子无为思想演变研究》,在此基础上增补了10万余字,凡七章,总计33万余字。《老子无为思想演变史》首次从思想通史的视角梳理了老子无为思想产生以后两千余年发展变化的历史,主要探讨了先秦时期无为思想的起源和形成、老子无为思想的表达形式及主要内涵、老子无为思想演变的历史阶段及特征、老子无为思想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新义、老子无为思想演变的内在脉路及规律等问题。

李秀华出生于1976年,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博士后。现为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古代文学”成员、台州市和合文化研究院骨干成员、华东师范大学《子藏》工程编纂委员会委员。主持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淮南子》学史”,并以优秀等级顺利结项,参与201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诸子学通史》与2009年度西部项目《秦汉荀学研究》。已在《文献》《孔子研究》《诸子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淮南子〉许高二注研究》《〈淮南子〉学史》,整理出版古籍《赤城论谏录》《黄氏祖德录》《道德经疏》等多部。


孙建强博士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敦煌汉语景教文献的真伪和断代研究》聚焦现已知的七件敦煌景教汉语写卷,深掘文献的真伪和年代两大基本问题。该项目问题意识明显,意在解决景教研究领域国内外最新的相关学术争论,将为重新理解中西文明的早期交流提供理论支持,利于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等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对消除今天中西文明交流中的冲突和误解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孙建强于2018年荷兰莱顿大学博士毕业,现为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兴趣为中西文化交流、唐宋景教、敦煌学、避讳学、普通语言和海外中国学。在Sungkyun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成均馆大学东亚研究》)等A&HCI和S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6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敦煌汉语景教文献的真伪和断代研究》1项。


据悉,近年来人文学院大力推进有组织的科研,合理布局学科建设,强化了基层科研团队功能,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激发广大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在高级别项目申报、过程管理、结项等关键环节上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通过组织开展常态化的“和合沙龙”研讨活动、课题申报专题指导会等方式,邀请校内外专家对教师的申报书进行三轮打磨与修改,努力提升国家级项目的立项率。据统计,2020年以来人文学院已有1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功立项。

同时,学院严抓科研项目过程管理和结项质量,近年来一系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高质量高等级结项,其中李建军教授(《宋代话本与文言小说共生关系研究》)、张天星教授(《晚清小说戏曲禁毁问题研究》)、李国辉教授(《<风行>杂志与象征主义自由诗的发生、演变研究》)、李秀华教授(《<淮南子>学史》)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均获得结项优秀等级,结项优秀率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居前列,为外围足彩平台,澳门银河星际人文社科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


文:王进利/图:王进利/审核:陈隆升/责任编辑:金柔雅